助力光学玻璃制造的抛光设备
中国粉体网 2025/3/6 10:37:16 点击 1116 次
导读一种全口径贴片式磁流变光学抛光设备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理工大学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口径贴片式磁流变光学抛光设备”的专利,可高效抛光光学玻璃,减少生产成本与周期。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近年来,光学玻璃的应用从单纯光学转向光电子学和光子学,从扩展产业规模转向研制高性能、高质量产品,并且今后将更多地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光学信息科学、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AR、MR)等领域。极端制造已经在国际和国内高技术领域的占比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这样的高水平、高质量、高要求的加工技术领域。


磁流变抛光是一种柔性超光滑加工方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超光滑加工技术,其实现精密加工依赖于剪切性能的稳定性。最早把磁流变抛光效应应用于抛光的是前苏联传热传质研究所的KORDONSKI、PROKHOROV,他们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将电磁学流体动力学和分析化学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光学零件加工方法,即磁流变抛光技术(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北京理工大学本次发明是一种全口径贴片式磁流变光学抛光设备,包含柔性抛光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柔性抛光模块由极薄可形变柔性膜、磁流变抛光液及出入口组成,柔性膜内嵌微型电路,响应磁场变化,保护电磁设备。磁流变抛光液通过磁场调节流变性质,实现对光学玻璃表面的材料去除,出入口用于液体喷出和回收。智能控制模块配有横纵电磁设备,产生可调节的磁场,精确控制抛光液驱动力,确保抛光精度和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处理和控制算法实现自动化加工。该设备可高效抛光光学玻璃,减少生产成本与周期,提升复杂形状表面的适应性,增强自动化水平,简化管理,确保设备稳定性,推动光学玻璃制造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来源:北理官网


参考来源:

[1] 王衍行等,高折射率光学玻璃的研究进展

[2] 杨航等,磁流变抛光流场对光学元件凹面的压力形成机制研究

[3] 国家知识产权局、北理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林)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营收113.7亿!一稀土企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5-04-26
鼎龙股份:剑指半导体与显示产业核心材料的技术深水区
2025-04-23
上海新阳斥资18.5亿扩建半导体材料产能
2025-04-21
江丰电子姚力军:我们只关注自己如何变得更好!
2025-04-18
冲突再起,CMP行业突围迫在眉睫
2025-04-17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1116
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