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会员
已认证
你输过液吗?输液治疗在疾病治疗和临床用药中占据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静脉输液属有损操作,药物直接入血,风险远大于其他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也更普遍、迅速且严重。看似澄清透明的输液液体中,隐藏着诸多看不见的 “危险分子”—— 不溶性微粒。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不溶性微粒到底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不溶性微粒是什么?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物在生产或应用中经过各种途径产生和混入的微小颗粒杂质,它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也不能被机体代谢;其粒径在1μm~50μm之间,肉眼不可见。
不溶性微粒从何而来?
1、药品成产过程中的微粒
药品的生产过程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但是所有国家的注射剂都是达不到“零微粒”的,目前世界各国对不溶性微粒的质量标准都是采取的限量标准。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物主要包括:存在于溶液中,在终端过滤时未能除去的异物;在灌装操作时从周围环境空气中落入的异物;原料中存留的异物以及过滤材料脱落物。
我们的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就广泛应用于各大药企及实验室用来测量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以保证药品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
2、操作过程中引入的微粒
当我们在掰开安瓿瓶、使用注射器或输液器穿刺瓶塞或旋转三通接头时,就会产生玻璃碎片、橡胶颗粒、塑料纤维等,而部分肉眼下无法看见的不溶性微粒,就会随着操作过程进入注射液中;同时在非洁净环境中配置药物时,空气中的微粒也会随着操作过程进入到药液中。
3、多种药物配伍产生的微粒
在多种药物混合配伍或共用同一输液通路时,由于药物间的理化特性、pH值不同,混合后发生反应,引起晶体析出造成微粒污染;粉针剂在配伍时若不能完全溶解亦会产生微粒。
4、操作过程中引入的微粒
注射剂的包材、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等直接接触药液的器具会带有未塑化的微粒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组装过程中带入微粒。
end
本期我们讲了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下一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不溶性微粒会到哪里去?又会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