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

金牌会员

已认证

微观世界的“扛压”对决,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的强度比拼

微观世界的力量,决定宏观性能的巅峰。当我们谈论锂电池,总会提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这些宏大的性能指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否想过,所有这些性能,都源于电池内部最微小的结构——一颗颗电极材料颗粒的“身体素质”

今天,我们就将视角聚焦到锂电池的“心脏”之一——石墨负极,并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 “单颗粒压溃测试” ,揭示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在强度上的惊人差异,以及这如何悄然塑造着电池的性能。

一、 双雄争霸:石墨负极的两大主角

在锂电池负极领域,石墨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的层状结构,长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而它主要分为两大派系:

1. 天然石墨:大自然的馈赠

来源: 顾名思义,它源于天然石墨矿经过提纯、粉碎、球形化等处理而来。

结构特点: 作为大自然的造物,其结构更接近“完美晶体”。石墨化程度高,层状结构规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因此容量相对更高。

优劣势分析: 优点是比容量高、成本较低;缺点是因其来源天然,颗粒表面存在较多缺陷和棱角,与电解液的相容性稍差,且批次稳定性较差。

2. 人造石墨:科技的结晶

来源: 以石油焦、针状焦等易石墨化碳为前驱体,经过高温热处理(石墨化)人工制备而成。

结构特点: 这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产物。在加工过程中,前驱体中的微小晶粒会重新排列、生长、融合,形成一种复杂的多晶结构。可以想象天然石墨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而人造石墨则是由无数“鹅卵石”和“水泥”胶结而成的“混凝土”。

优劣势分析: 优点是结构更稳定,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少,循环寿命更长;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容量略低于天然石墨。

1.jpg

二、 微观角力场:单颗粒压溃测试

通过元能科技自主研发的单颗粒压溃测试设备可以直观比较这两种材料颗粒的“身体素质”。这项测试可以理解为一场微观世界的“举重比赛”。在显微镜下,挑选出一颗完整的、形状规整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颗粒,然后用一个极细的探针,垂直施加压力,直到颗粒被压碎。这个“压溃力”的数值,就可以反映单个颗粒的抗压强度。(更多详细测试请参考:锂电新型解决方案 | 单颗粒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2.jpg

本文选取了几种不同的人造石墨(~10μm)和天然石墨(~20μm)进行单颗粒的压溃测试,测试过程遵循严格的标准化步骤:首先,通过乙醇分散制样,确保颗粒的均匀分布;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定位单个分散颗粒(如下图);接着,配置实验参数并执行压缩测试;测试过程中,观察并记录颗粒在压缩前后的形态变化。每个样品通常测试10个以上的颗粒,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统计意义。

3.jpg


三、结果揭晓:人造石墨展现“硬”实力

以下展示部分颗粒的压溃曲线(压力-位移曲线),颗粒在被压缩初期发生弹塑性形变。当颗粒被压缩到破碎时,我们称此时达到颗粒的压溃点,此时对应的压力值我们称为颗粒的压溃力,表示颗粒在该压力值情况下被压溃或者失效。将每个样品所测的压溃力大小进行汇总,输出样品间压溃力的对比图。

4.jpg

5.jpg


基于国标GB/T 43091-2023粉末抗压强度测试方法,通过颗粒的压溃力计算得出颗粒的抗压强度。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人造石墨颗粒的平均压溃强度,显著高于天然石墨颗粒。

6.jpg


天然石墨就像一本结构规整但粘合力不强的书,在受到外力时,其层与层之间(范德华力结合)容易发生滑移和解理,从而导致颗粒从最脆弱的地方碎裂。

人造石墨则像一本由无数小纸片紧密胶合而成的书。其内部的多晶结构和晶界 在受到外力时,能够有效地阻碍裂纹的扩展,将集中应力分散到各个方向。裂纹每扩展一段,就会遇到新的晶界阻挡,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才能使其完全破碎。这使得人造石墨颗粒更像一个“韧性战士”。


四、 “硬”核优势如何赋能电池性能?

一颗更坚硬的负极颗粒,对锂电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简单的“肌肉”展示,而是实打实的性能提升。

更强的抗粉化能力,保障循环寿命: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石墨颗粒会反复地膨胀和收缩。强度不足的天然石墨颗粒在经过数百上千次循环后,容易因机械疲劳而破碎、粉化。

更稳定的电极结构,助力高能量密度:颗粒越强,在电极辊压过程中就越不容易被压碎。这使得制造商可以制备出压实密度更高的电极。更高的压实密度意味着在相同体积内可以填充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直接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潜在的快充性能提升:在快充时,锂离子快速涌入石墨内部,会产生巨大的内应力。强度更高的颗粒更能抵抗这种应力带来的结构破坏,为开发更安全、更耐用的快充电池提供了材料基础。


结 语

透过单颗粒压溃测试这个微观的窗口,我们清晰地看到,人造石墨凭借其“混凝土”般的致密结构,其机械强度上优于结构规整但“脆弱”的天然石墨。这份“硬”核实力,最终转化为了锂电池更长的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可靠性。


未来趋势:融合与创新

目前,单纯的天然或人造石墨的界限正在模糊,更多的是复合化

复合石墨:将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按一定比例混合,或者在人造石墨颗粒中引入天然石墨,取长补短,在成本、容量、倍率和循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是当前非常主流的技术方向。

硅碳负极:无论是天然石墨还是人造石墨,其容量都已接近理论极限。未来的方向是在石墨中掺入硅,形成硅碳复合负极,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此时,人造石墨因其更稳定的结构,通常被认为是更好的硅基材料“宿主”


元能科技  2025-10-21  |  阅读:698
最新文章
更多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分类

虚拟号将在 秒后失效

立即拨打

为了保证隐私安全,平台已启用虚拟电话,请放心拨打
(暂不支持短信)

×
是否已沟通完成
您还可以选择留下联系电话,等待商家与您联系

需求描述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已与商家取得联系
同意发送给商家
留言咨询

留言类型

需求简述

联系信息

联系人

单位名称

电子邮箱

手机号

图形验证码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