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太硬核了!毕业发钻戒,还每人2颗?哪个学校干的?

山川

2024.6.19  |  点击 634次

Ta的动态
导读 近日,某高校毕业生颁发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钻石戒指。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碳基材料与功能薄膜研究室为2024届的每一位毕业生颁发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钻石戒指(不建议颁发类似礼物,因为小编没有......)。团队首席教授李成明老师说:“希望每位毕业生都能像钻石一样承受住未来的一切压力,一直坚强刚毅、璀璨夺目!”



据校方介绍,钻石为北科大碳基材料与功能薄膜研究室自主研发。该团队率先在国内拓展金刚石多晶和单晶电子学的研究,使得金刚石膜热学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工业化应用。建设了超高导热4英寸多晶金刚石工程化生产线,打造出国内最大的CVD技术与产品的综合基地。


据了解,钻石即宝石级金刚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天然钻石主要形成于位于地下150~250千米深处的金伯利岩。在这样的深度,一些矿物结晶被含碳热流体包裹,晶体中的其他矿物质被碳元素置换出来,碳元素取而代之形成钻石。但也有些钻石是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结晶形成的。火山喷发将位于地下深层的金伯利岩输送到地表,能够搭上“顺风车”的钻石只是少数。由于天然金刚石价格昂贵,而且目前金刚石在机械加工、半导体、精密抛光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合成金刚石应运而生。


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有很多,经过不断发展,现在合成金刚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高压高温法、爆轰法、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法。CVD法通过含薄膜元素的挥发性化合物与其他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非挥发性的固相物质并使之以原子沉积在适当的衬底上。CVD 法可以在衬底上沉积出大面积的金刚石膜,或依托金刚石单晶晶种进一步生长成大单晶。CVD技术的出现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使得金刚石多晶和单晶在光学、热学和力学相关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据北京科技大学官网显示,碳基材料与功能薄膜研究室研究方向主要有:大面积高品质自支撑金刚石膜制备与加工、碳材料(金刚石、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光电器件的研究与应用、CVD金刚石单晶生长与应用、高功率电子器件热管理、新型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薄膜表面功能化修饰、高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氮、碳和氧化物硬质膜与超纳米金刚石摩擦磨损应用、等离子体表面合金化与等离子体诊断等方向的研究。研究室立足于应用科学研究,以材料基础研究与工业实用相结合,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俄国际合作、欧洲地平线2020计划等)、国家基础预研与配套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以及省部级和企业合作开发等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0余项。近几年,研究室与英国莱彻斯特大学、爱尔兰科克理工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紧密的国际合作。


来源:人民网、北京科技大学官网、 材料与文明、中国粉体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5
相关新闻:
粉体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