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万佳德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会员第4年 参观人数:25046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作中除铁及改性方法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为主,随着研发的不断进步,负极材料种类也在增多,新材料不断被发现。负极材料种类可分为碳类和非碳类,碳类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硬碳、软碳等。非碳类包括硅基材料、钛基材料、氮化物、金属锂等。这些物料中含有一定的铁杂质,再加工过程中也会带入铁杂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和对电池安全性的不断追求,下游电池厂商对于降低锂电原料中磁性异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磁性异物含量指标已经成为衡量电池级材料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钛酸锂的定义及优势

    钛酸锂(LTO)是一种由金属锂和低电位过渡金属钛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属于AB2X4系列的尖晶石型固溶体。钛酸锂的理论克容量175mAh/g,实际克容量大于160mAh/g,是目前已经产业化的负极材料之一。钛酸锂自1996年被报道后,学术界对其研究热情一直长盛不衰,最早实现产业化的报道可追溯至2008年东芝发布的4.2Ah钛酸锂锂负极动力电池,标称电压2.4V,能量密度67.2Whkg-1(131.6WhL-1)。


    它的优点包括:(1)零应变性,钛酸锂晶胞参数a=0.836nm,充放电时锂离子的嵌入脱出对其晶型结构几乎不产生影响,避免了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伸缩导致的结构变化,从而具有极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循环寿命;(2)无析锂风险,钛酸锂对锂电位高达1.55V,首次充电不形成SEI膜,首次效率高,热稳定性好,界面阻抗低,低温充电性能优异,可-40℃充电;(3)三维快离子导体,钛酸锂是三维。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作中除铁及改性方法

    钛酸锂存在电子导电率低、倍率性能差的缺点,针对其缺点,现在主要的改性方法有结构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降低磁性杂质等。

    1、纳米化法

    纳米化就是合成纳米级的Li4Ti5O12,将材料粒径控制在1-100nm之间。纳米化可使材料的比表面积从小变大,让电解液更好更全面的浸润电极活性材料,并且可以使Li+扩散路径变短的同时减小Li+扩散阻力,从而帮助其电化学性能的提升。该方法缺点是,纳米材料尺寸小、粘结性差、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而且较高的比表面积也会增加与电解液的反应几率,导致不可逆程度加深,一般用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时开始容量衰减会很快,主要原因就是其高表面积所导致。

    2、碳包覆法

    包覆法是通过包覆来提高Li4Ti5O12的性能,这种方法要求包覆材料具有杰出的导电性,才能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常见的包覆材料有金属、碳材料、SnO2等。

    碳包覆是一种高效且应用较多的包覆改性方法。由于碳导电,因此当材料外附着碳时,颗粒外的碳层可以在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的同时,将颗粒隔离开,阻碍晶粒间团聚,并迫使其不能继续长大。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增强锂离子扩散速率,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减少其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减少胀气现象;利用电磁浆料除铁机和电磁干粉除铁机降低磁性杂质。一般来说,碳包覆工艺会将Li4Ti5O12或其前驱体与各种碳源混合,然后进行高温热处理。这种改性方法成本低、易于制备且原材料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如何控制碳涂层的均匀性、厚度和导电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3、离子掺杂

    掺杂改性钛酸锂可以细化钛酸锂的粒度,提高钛酸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掺杂,可以改变电荷转移,也可引起Li+在材料内部扩散阻力的变化。研究表明掺杂能增加电导率和Li+扩散速率,提升倍率和循环性能。下游电池厂商对于降低锂电原料中磁性异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磁性异物含量指标已经成为衡量电池级材料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图片1.png

    万佳德科技公司凭借20多年的磁选行业经验,可以帮助客户选择电磁和永磁除铁产品及配置,但仍建议客户提供产品原料进行实验化验,以确定最适合的设备选型, 公司将致力于服务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进步,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除磁专家。


    参考资料:企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