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会员
已认证

作为全球最大镍资源国(储量占比超40%)和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正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引擎,推动经济结构从“资源出口型”向“制造服务型”跃迁。
近期,宁德时代、LG集团、华友钴业等国际巨头加速布局,叠加本土政策激励与国际合作深化,印尼正构建覆盖“镍矿开采—材料加工—电池制造—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印尼通过“优先清单”政策为外资提供三重红利:
1.税收优惠:对投资额超3500万美元的新能源项目,给予10年企业所得税全免政策,锂源科技二期1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便是典型受益者,此举大幅降低企业前期资金压力。
2.外资准入放宽:2024年修订《投资法》,允许电池制造等关键领域外资100%独资经营,为宁德时代、瑞浦兰钧等中企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资模式,加速产能落地。
3.绿色能源配套:强制要求工业园区配套20%可再生能源供电,促使企业自建清洁能源设施,如青山集团在纬达贝工业园投资建设1GW光伏电站,既满足政策要求,也降低自身用电成本。
同时,政府计划2030年建成“超级电网”,实现岛屿间电力互联互通,解决清洁能源分布不均的难题。
车企方面:比亚迪,投资10亿美元在西瓜哇省苏邦建设工厂,年产15万辆;吉利汽车,普哇加达工厂,年产能2万量,预计2025年Q3量产;广汽埃安,建设电动车组装与电池工厂;雪铁龙,正在规划产能,已列入享受税收政策名单;上汽大通,总投资15.4万亿印尼盾;大众,已确定投资建厂等等。
电池企业方面:宁德时代宣布寻求10亿美元贷款,用于印尼西爪哇省卡拉旺电池工厂建设。该项目由宁德时代与四家印尼国企合资,总投资约84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15GWh,预计2027年投产;LG集团将追加17亿美元投资其与现代汽车合资的HLI Green Power电池工厂,二期扩产后年产能达20GWh(2025年投产),主要供应现代Ioniq系列车型;瑞浦兰钧,2025年初启动8GWh电池工厂(青山集团IWIP园区内),依托青山集团100万吨高冰镍产能(占全球40%),采用“问顶技术”将储能电芯循环寿命提升至12000次,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6%,目标覆盖东南亚储能市场与欧美出口。
材料企业方面:华友钴业:拟联合产业链伙伴接手LGES退出项目,依托其在纬达贝工业园(IWIP)的18万吨镍金属量产能(2025年达效),构建“镍矿开采—前驱体—电池回收”全链布局。锂源科技:在三宝垄建设全球最大海外磷酸铁锂基地(总产能12万吨),一期3万吨产线已于2024年投产,2025年1月实现首单出口,标志中国LFP技术突破“走出去”瓶颈。二期9万吨项目获印尼主权财富基金2亿美元注资,建成后将满足东南亚50%的LFP正极需求。中伟股份等企业在也纷纷规划布局建设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等等。
亿富机械同样非常重视印尼市场,作为给新能源材料企业打造智能高端生产线的企业,我们在印尼同样积极布局,与当地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同时也成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将服务落实到当地,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客户的需求。

然而,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充电桩和换电站的覆盖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此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短缺、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面对这些问题,印尼和企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参与充电桩和换电站的建设。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企业则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完善供应链体系。
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只要和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