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已认证

贺州坐拥碳酸钙资源带,全市碳酸钙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产品覆盖全国60%的人造岗石市场。在这一产业链条中,粉体加工装备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附加值上限。那么,支撑贺州从“石材基地”向“高端粉体之都”跃迁的核心装备究竟是什么?答案就藏在几家大企业的智能车间里。
一、核心生产设备:立磨技术引领超细粉体革命
在贺州平桂区的矿投智科生产车间内,7座约8层楼高的超细立磨机组正轰鸣运转。其中5套桂林鸿程HLMX1700超细立磨机成为亚洲已投产的大型号设备之一,单条生产线日产能突破150吨。该车间规划16条生产线,当前7条投产即实现日均产能超1500吨,2022年投产首年营收已突破2000万元。
这些设备实现了三大突破:
超细分级能力:成品细度覆盖325-2500目(5-40μm),满足人造石、涂料、食品级等高精度需求;
智能化控制:中控室远程操控结合全自动码垛机器人,车间操作人员减少70%,粉尘排放趋近于零;
节能降耗:料层粉磨技术降低重复碾磨,吨粉电耗比传统球磨机下降40%36。
二、智能制造的典范:矿投智科的工业4.0实践
作为贺州市重点打造的高端粉体企业,矿投智科依托HLMX超细立磨构建了“粉磨—分级—改性—包装”全流程智能化体系:
无人化车间:生产车间与2万㎡仓储区无缝衔接,仅靠数台叉车与自动化物流系统完成每日数千吨产品转运;
闭环品控:激光粒度仪实时监测粉体粒径分布,确保D97细度波动率≤2%;
柔性生产:同一设备线快速切换生产重钙粉体、改性碳酸钙、涂料砂等多类产品,适应下游定制需求。
三、多元工艺路线:本土企业的装备升级图谱
除矿投智科外,贺州另一大型企业科隆粉体则采用“立磨+球磨+气流磨”复合工艺:
50余条生产线覆盖从400目基础填料到2500目特种粉体,年产能达120万吨;
立磨主力生产800-1500目造纸级碳酸钙,气流磨专攻2500目高端改性活性钙;
开发人造石专用粉体(KL系列)等差异化产品,参与制订6项国家行业标准。
而台资企业旭光化工引入英国激光粒径分析仪,将超细透明填充料打入高端塑料母粒市场,印证了精密检测设备与先进磨机协同的价值。
四、强链延链:装备升级如何重塑产业生态
贺州碳酸钙产业已从初级的石材开采,升级为全国首个“矿山—粉体—新材料—固废利用”循环产业链。这一转型的核心推力正是高端装备:
拓展应用场景:HLMX所产5μm超细粉体用于环保涂料、降解母粒,推动产业由“建材型”向“耗材型”升级;
拉动技术外溢:矿投智科模式带动中资控股等企业布局熔剂骨料深加工,打造千吨级绿色短流程钢铁基地;
激活集群效应:平桂区集聚科隆、矿投智科等头部企业,形成超200万吨高端粉体年产能集群。
结语:高端装备铸就“中国钙都”核心竞争力
从矿投智科的HLMX超细立磨到科隆粉体的复合工艺线,贺州企业以智能化、低耗能、零污染的装备升级,正推动碳酸钙从“量产”走向“质变”。截至2023年,贺州规模以上碳酸钙企业复工率达100%,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超20%。未来,随着150万吨高端粉体项目全面达产,贺州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国高端碳酸钙产业核心基地的地位。
技术驱动粉体升级,装备定义产业未来
了解更多HLMX超细立磨在碳酸钙深加工中的应用案例
联系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咨询热线:1368786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