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会员
已认证
摘要:重质碳酸钙(GCC)作为重要的工业
一、重质碳酸钙生产工艺概述
重质碳酸钙以天然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为原料,经破碎、粉磨、分级等工序制成。根据产品细度需求及下游应用场景,生产工艺分为干法与湿法。干法适用于中低细度产品(如d97≥3-5μm),流程简洁、成本低;湿法适用于超细产品(如2500-6000目),产品粒度更细且分布均匀,但工艺复杂、投资较高。
二、干法生产工艺及设备
1. 工艺流程
○ 原料预处理:手选去除脉石,粗破碎(颚破、反击破)
○ 干式粉磨:雷蒙磨(80-400目)、立式磨、超细立磨(200-2500目)、球磨机+分级机(多级分级)
○ 分级与包装:超细分级机(叶轮式、旋风式)分离合格产品,不合格料返回研磨
○ 表面改性(可选):提升产品分散性
2. 核心设备与技术特点
○ 雷蒙磨:适用于80-400目产品,占地面积小、通筛率高,但细粉含量低。
○ 立式磨:结合分级机可生产<10μm细粉,能耗较低,适合中高档填料。
○ 球磨机+分级机:可灵活调控粒度(d97=5-45μm),但存在团聚、能耗高问题。
○ 气流磨:用于超细粉碎(<10μm),能耗高但粒度均匀。
3. 优势与不足
○ 优势:流程短、无需脱水、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
○ 不足:产品细度受限,分级效率依赖设备性能,颗粒易团聚。
三、湿法生产工艺及设备
1. 工艺流程
○ 原料破碎:颚破+雷蒙磨(预粉碎至200-400目)
○ 湿法研磨:搅拌磨/砂磨机(一段或多段)
○ 分级与脱水:湿法分级机(旋流器、碟式分级机)分离合格浆料,浓缩、过滤、干燥
○ 表面改性:湿法改性或干燥后干法改性
○ 包装:浆料或干粉包装
2. 核心设备与技术特点
○ 湿法搅拌磨:高效超细研磨,适用于填料级与涂布级产品。
○ 砂磨机:优化介质分布,降低磨损,提高研磨效率。
○ 分级设备:小直径旋流器、卧式螺旋分级机,但湿法超细分级难度高,需优化操作。
○ 干燥设备:滚筒列管式、盘式干燥机,需防止团聚,必要时解聚处理。
3. 优势与不足
○ 优势:产品粒度细(可达纳米级)、分布窄、表面改性效果好,适用于高端应用(如造纸涂布)。
○ 不足:工艺复杂,需脱水干燥设备,能耗与操作难度较高。
四、工艺选择与趋势
1. 工艺选择依据
○ 产品细度:2500目以下选干法,2500目以上选湿法。
○ 应用场景:橡胶、塑料等粗填料用干法;造纸、涂料涂布级用湿法。
○ 成本与效率:干法投资低、见效快;湿法产品附加值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2. 技术发展趋势
○ 大型化与智能化:设备向高效、低能耗、自动化方向发展。
○ 湿法改性一体化:研磨+改性联动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 纳米级产品开发:添加粉碎助剂制备亚微米/纳米碳酸钙,满足高端材料需求。
○ 环保与节能:优化干燥工艺、降低粉尘排放。
五、设备选型建议
● 干法:优先选用配套分级机的雷蒙磨/立式磨系统,确保粒度稳定性。
● 湿法:注重研磨介质材料(如陶瓷内衬)与分级机效率,结合干燥解聚设备防止团聚。
● 建议选择成熟设备供应商(如桂矿,52年磨粉设备经验),保障设备稳定性与售后服务。

重质碳酸钙的干法与湿法工艺各具优势,需根据产品需求、成本预算及下游应用合理选择。未来,随着高端应用领域对超细粉体的需求增长,湿法工艺及设备的优化将成为技术发展重点,而干法工艺则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竞争力。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灵活配置工艺路线,实现高效、低耗、高附加值的碳酸钙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