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
白金会员
已认证
微孔测试技术
一般把微纳米粉体表面上的孔按其尺寸分为三类,孔径大于50nm为大孔,孔径在2至50nm为中孔或介孔,孔径小于2nm称为微孔。从理论上说,氮吸附法测定孔径分布只适合于介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氮吸附法测孔的范围已可扩大至0.35~500nm的范畴,再大的孔需用压汞法测定,0.35nm已到微孔的极限,再小已无意义。测定微孔的技术非常复杂,因为,在氮气相对压力很低(< 0.01)时才能发生微孔填充,孔径在0.5~1nm的孔只有在氮分压小于0.00001时,才能产生微孔填充,动态法是无能为力的,静态容量法需要氮气压力小于1Pa, 为了测定更细微的孔,常采用分子泵,采用氩气作为吸附质也比较有利,他产生微孔填充的压力比氮气高,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采用CO2作吸附质在室温进行吸附,可以无需分子涡轮泵级的真空度,改变吸附质的做法牵涉其他许多问题,一般不采用。微孔分析的方法也很多,有D-R法、t-图法、 αs- 图法、 HK 、SF法、 NLDFT法等,其中t-图法相对比较实用。t-图法中,吸附量V被定义为吸附统计层厚t的函数,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t曲线,由V-t图中,可以很方便的得到比表面积、微孔孔径、微孔体积,在活性炭等微孔材料的分析中应用较多,效果很好。
精微高博 2013-09-05 | 阅读:3528
最新文章
更多 
应用解读丨DSC表征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
2025-03-01
应用解读丨先硅酸盐水泥组分含量的热重分析
2025-03-01
磁悬浮重量法高压吸附仪对甲烷吸附容量的测定及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校准方法
2025-02-15
化学吸附丨全自动程序升温化学吸附知识100问(第六章)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