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中旗新材发布公告,宣布对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光伏坩埚用高纯砂项目”开展重新论证,并决定暂缓实施该项目。这一举措意味着又一万吨级高纯石英砂项目暂时搁浅,引发行业关注。
回溯项目背景,2024年8月,中旗新材曾对募集资金用途进行调整。公司将首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旗(湖北)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与“中旗(湖北)新材料二期建设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23,944.34万元,变更用于“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光伏坩埚用高纯砂项目”。据当时公告解释,“湖北一期项目”和“湖北二期项目”是人造石英石生产基地的建设及扩建项目,其规划主要基于当时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实际情况。但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人造石英石板材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人造石英石板材销售增速出现下滑。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并落实公司向石英硅晶材料领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公司做出了上述资金用途变更决定。
然而,项目推进过程中遭遇多重挑战,成为此次暂缓实施的关键原因。
一方面,高纯石英砂市场迎来降温周期。2023-2024年期间,大批企业纷纷涌入高纯砂赛道,导致行业产能规划规模远超实际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链结构性利润下滑趋势逐步传导至全链条,直接导致高纯石英砂价格开启“自由落体”模式——价格先是“腰斩”,随后进一步“膝斩”。雪上加霜的是,在半导体用高纯砂领域,技术壁垒始终是难以跨越的“拦路虎”,国产替代进程仍处于攻坚阶段。市场与技术的双重压力下,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中旗新材2024年年度报告的数据也印证了高纯砂业务的困境。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2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1.15万元。其中,高纯砂业务表现尤为惨淡,营业收入仅为371,681.41元,而营业成本却高达719,070.23元,毛利率低至-93.46%,陷入严重亏损状态。
另一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也对项目规划产生重要影响。2025年6月,中旗新材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海南羽明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军、青岛明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广东星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的股份协议转让手续已办理完成。此次转让完成后,星空科技合计持有中旗新材23.74%的股份,成为公司重要股东。
中旗新材在公告中表示,“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光伏坩埚用高纯砂项目”总建设周期18个月,为确保项目投入的有效性,更好地保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公司秉持审慎投资策略,对募集资金使用较为慎重,截至目前上述项目尚未开工建设也未投入募集资金,其搁置时间即将超过一年。主要原因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应的市场环境有所变化,导致公司项目投资建设的速度有所放缓,且公司于2025年6月变更了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更好地契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募投项目带来投资风险,切实保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按照法律规章要求,对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光伏坩埚用高纯砂项目”进行了重新论证并决定暂缓实施上述募投项目。
中旗新材强调,从长远来看,本次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公司业务长远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来源:中旗新材公告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