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同意核准内蒙古神龙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龙新材料”)年产7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项目。
神龙新材料利用厂区内现有的生产车间,建设一条7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线及其配套的公辅设施。其中:镨钕金属2300吨、金属铈1700吨、金属镧1300吨、镧铈金属1500吨、钆铁合金200吨。
该项目依托包头“稀土之都”的资源与区位优势,聚焦高端稀土材料制造,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2亿元,为地区稀土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项目核心
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熔盐电解工艺,配置91台10000A大型电解槽,电流效率超过87%,远超行业标准。通过氟化物-氧化物熔盐体系,将稀土氧化物转化为高纯度金属及合金,涵盖镨钕金属、金属铈、镧铈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
工艺流程图
技术亮点包括:
1.节能降耗:电解槽余热(55℃)用于厂区冬季采暖,循环水利用率达99.95%,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国家先进水平;
2.环保升级:废气经布袋除尘+两级水喷淋+碱喷淋处理,排放指标严于《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回用率100%;
3.资源循环:电解渣、废石墨等固废提取有价元素,实现“零废弃”。
经济影响
项目总投资5869.33万元,投产后年消纳稀土氧化物8385吨,有效拉动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等上游企业产能。据测算,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26.75%,投资回收期仅2.98年,有望成为包头稀土新材料基地的标杆项目。
包头市2024年GDP增速8.1%,稀土产业贡献显著。神龙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包头“稀土金属产能7万吨”的“十四五”目标,推动本地产业链向高端合金、永磁材料等下游延伸。
战略意义:抢占稀土应用制高点
项目响应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包头市“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定位,重点突破镧、铈等富余元素的转化瓶颈。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机、航空航天合金等领域,助力我国稀土资源从“量”到“质”的战略转型。
神龙新材料董事长马瑞萍表示:“项目投产后,公司将联合科研机构攻关稀土金属提纯技术,为全球稀土应用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来源:
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神龙新材料项目申请报告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