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金属粉体行业是材料工业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新能源、通信电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高端产业的迅猛崛起,对高性能、定制化金属粉体材料的需求呈井喷之势。3D 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更是为金属粉体材料开辟了全新的应用疆域,极大拓展了其市场潜力。7月17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2025高端金属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大会暨2025通信电子、3D打印、粉末冶金市场金属粉国产化交流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云集了金属粉体研发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通信电子、3D打印、粉末冶金等终端企业的200余位行业精英,深入交流探讨了当前金属粉体材料、技术、国产化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签到现场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中国粉体网会展事业部总经理孔德宇先生主持开幕式
大会精彩报告回顾
粉末冶金金刚石复合材料是发展高精度、高品质、超精密制造工具的关键。结构-功能一体化是提高金刚石工具加工性能的重大发展方向,增材制造技术从原理上突破了传统粉末冶金构件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模式,能够实现复杂形状金刚石工具精密成形。中南大学张伟教授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与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制品的融合与发展。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学张伟教授作《增材制造技术与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制品的融合与发展》报告
高性能球形粉体是保障“两机”用热障涂层及微型构件精密制造的关键核心材料,但其国产化面临欧美技术垄断、超细金属粉体良率极低及智能装备受制等严峻挑战。四川大学余德平教授团队通过提出约束流场下飞行液滴等离子雾化模型,构建等离子球化流场模型,成功制备性能优于国际标杆的空心陶瓷粉体,打破国外垄断。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四川大学余德平教授作《高性能粉体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及智能装备》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胡连喜教授介绍了纳米晶镁合金及Ti弥散强化镁基复合材料粉末、轻质高熵合金粉末、纳米晶永磁材料粉末的制备/成形技术,纳米晶三氢化铝粉末的低成本制备技术。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哈尔滨工业大学胡连喜教授作《几种先进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成形技术》报告
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异耐蚀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无磁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医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教授介绍了3D打印钛合金的素化与强韧化机理。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教授作《3D打印钛合金的素化与强韧化》报告
蜂鸟声共振(HAM)技术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快速崛起的新型过程强化设备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作用机制和卓越的工艺性能,正在引发材料制备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强峰经理将为您介绍蜂鸟声共振技术制备的金属粉体在材料、医药、电子、能源、化工、国防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展望。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华声强化(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强峰作《蜂鸟声共振技术的应用展望》报告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兼具金属的强韧性、导电、热性和陶瓷的耐磨、耐蚀特性,是一类重要结构功能材料。中南大学熊慧文副教授介绍了“粉末冶金流变制造技术”,通过引入特种粘结剂,使流变成形物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呈现塑性流动,形成高精度、复杂结构、致密坯件,结合后续先进脱脂与烧结工艺技术,该技术有望突破10~100kg、复杂粉末冶金制品的高效率近净成形制造,是粉末冶金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创新粉末冶金流变制造技术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学熊慧文副教授作《新型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流变制造》报告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李盘副总经理聚焦行业核心需求,详细阐述了当前金属球形粉末的主流制备技术,系统介绍了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等离子雾化法(PA)、旋转盘离心雾化、超声波振动雾化、热射流球化、微波等离子体改性等关键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工艺控制要点。他深入分析了各类技术对粉末球形度、粒度分布、纯净度(氧含量控制)、流动性及收得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盘作《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技术及设备》报告
粉末成型技术作为现代精密制造的核心工艺之一,其核心优势在于利用粉末的类流体特性实现复杂结构的均匀填充。然而,实际生产中因粉末粒径分布(PSD)控制不当导致的缺陷率高达15%-30%。邱耀弘讲师以金属注射成形(MIM)为例,系统阐释激光粒度分析数据的深层价值。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昆山耀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邱耀弘作《粉末粒径分析的重要性》报告
近年来,高密度PCB互连、N型低温制程光伏电池金属化、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封装等技术进步为纳米金属粉体发展应用提供了重大机遇。纳米金属粉体的烧结活性、抗氧化性等是当下影响其在先进制造业应用的关键问题。王建伟副总经理(朱杰代)介绍了纳米金属粉体的前沿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有研纳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伟(朱杰代)作《纳米金属粉体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报告
激光增材制造为高密度钨合金穿甲弹芯一体化成形提供新途径。中南大学韩勇教授团队创新采用高熵合金(HEA)粘结相,通过成分设计与工艺调控,优化钨元素固溶度及第二相析出分布,实现强韧协同提升。该技术突破为国防领域复杂结构穿甲弹芯一体化制造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南大学韩勇教授作《钨合金激光增材制造》报告
作为自然界导电性最优异的金属,银粉凭借其卓越的电导率、出色的抗氧化性、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热性,成为电子制造领域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殷文钢董事长介绍了微纳银粉在电子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文钢作《高质量银粉在电子产业中价值应用》报告
在气体雾化制粉工艺里,粉体缺陷控制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卫星粉、空心粉、异形粉等缺陷类型,严重影响着粉体的质量与后续应用。南方科技大学黎兴刚教授基于多相流体力学的视角,深入剖析气体雾化制粉过程中粉体缺陷的形成机制,并系统介绍粉体缺陷控制方法的前沿研究进展。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南方科技大学黎兴刚教授作《气体雾化金属粉体缺陷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报告
近年来,银包铜粉作为纯银粉的替代材料,已在异质结太阳电池金属化上得到了产业化应用。邹帅副研究员介绍了高性能银包铜粉的合成方法、机制、特性以及在光伏电池上应用,深化对高性能银包铜粉的认识,为其在光伏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苏州大学副研究员邹帅作《高质量精细银包铜粉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展览现场精彩瞬间
大会期间,金属粉体产业相关的近20家企业现场展示了他们的产品,与会代表参观了企业展台,并与企业界精英、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展示区人头攒动
©Charlie Cao/Cnpowder.com.cn
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
答谢晚宴盛况
7月17日晚,中国粉体网举办了答谢晚宴。晚宴现场高朋满座,主办方为各位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游戏互动节目。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中国粉体网会展事业部总经理孔德宇先生晚宴致辞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晚宴现场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文艺表演
©Charlie Cao /Cnpowder.com.cn
互动节目获奖嘉宾合影
总结
高端金属粉体作为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及电子通信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制备技术的突破正引领国产化替代进程迈入新阶段。当前,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气雾化法(GA)等先进工艺的成熟,推动高纯、超细、球形金属粉末实现规模化生产,2025年有望成为高端金属粉体国产化率突破30%的关键节点。同时,复合粉体、纳米结构粉体等前沿方向的研发加速推进,为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注入创新动能。本次大会深度融合产学研资源,汇聚百余家产业链企业及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共享与需求对接,显著强化了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为加速高端金属粉体自主可控、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升级筑牢了技术基石。
(中国粉体网长沙报道/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