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在高频无线通信领域,传统树脂塑封技术局限性凸显,而玻璃材料凭借自身优势展现出巨大潜力。
传统树脂在毫米波频段介电损耗激增,且高温下易产生蠕变,难以承受5G基站的功率密度。其热导率不足0.3W/(m・K),导致芯片热堆积问题突出,严重制约设备性能。
相比之下,玻璃介电常数稳定在3.8左右,损耗角正切可低至0.0005,在60GHz频段仍能保持信号完整性。它的热导率达1.4W/(m・K),配合微纳加工工艺制成的微流道结构,散热效率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玻璃的机械强度远高于树脂,可实现0.1mm超薄封装,满足3D集成的小型化需求。目前,激光刻蚀技术已能在玻璃上制备高精度互联通道,为毫米波模块提供可靠的信号传输路径。
为强化行业信息交流,中国粉体网将于2025年7月30日在无锡举办2025玻璃基板与TGV技术大会。届时,电波微讯(宁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宣凯将作题为《玻璃集成工艺在高频通信中的新机遇》的报告,分享玻璃集成工艺在高频通信市场中的巨大优势。
专家简介:
宣凯,电波微讯董事长兼总经理。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拥有15年射频芯片经验,精通芯片设计、产品定义、市场推广等流程。曾任职于Qorvo(前RFMD)、中国电科、无锡中普微电子(韦尔半导体)、飞骧科技等公司从事研发及管理工作,先后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3G、4G、5G、WiFi、NB-IoT等应用的射频芯片及模组,所主导研发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十亿颗,部分产品进入高通、海思、翱捷ASR、Altair等平台参考方案。曾主持或者参与了工信部、发改委、科创委、国家科技部等7个重点、重大项目,发表数十篇(件)IEEE/IET等学术论文和国内外专利。
参考来源:
吴磊.玻璃在射频系统封装和射频元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月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