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7月8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披露,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
据了解,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2022年对鸡脚山矿区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发现锂矿线索,并在2023年2月初步圈定锂资源富集区。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探矿权后,委托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展开勘探。
图源:湖南日报
鸡脚山矿区位于南岭低山地带、香花岭矿田海拔最高区域,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传统运输方式受限。面对复杂的地形和钻探施工条件,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组创新了绿色勘查技术方法,成功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创新使用了大型无人机吊装钻探设备技术,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2024年10月,项目组提交勘探报告,当年12月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
目前,项目配套采矿、选矿、冶炼建设已全面启动,已带动当地锂电产业投资数百亿元,达产后预计年缴税4亿元。
我国锂矿找矿工作取得诸多进展
锂,被称为未来“金属之王”,是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核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元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锂资源一度面临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量占比大的局面,制约了相关产业发展。
据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二级教授许以明介绍,鸡脚山矿区的重要发现是在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背景下进行的。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2021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一。去年4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
在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我国找矿工作取得诸多进展。
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消息称,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储量从全球占比6%升至16.5%,从世界第六跃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介绍,新发现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经过调查评价,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我国还攻克了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上中下游的完整锂产业链。全球约七成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6席。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锂资源总需求量预计为115万吨。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锂的年需求量将达300万吨,2050年将超过600万吨。
参考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湖南日报、界面新闻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