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8亿元!有研新能源年产1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一期通过验收
中国粉体网 2025/7/9 08:05:16 点击 376 次
导读项目整体建成达产后可形成万吨锂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有研新能源建设的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工程顺利通过新余高新区规划主管部门规划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在规划合规性、建设质量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均达到了高标准要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有研新能源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是中国有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布局。项目一期总投资1.8亿元,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涵盖办公、研发、生产等功能。包括3条自动化生产线用主体生产厂房及配套厂房,新增生产及检测设备约135台(套),建成年产3,000吨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整体建成达产后可形成万吨锂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资料显示,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27日,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赣锋锂业等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生产企业。该公司聚焦于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应用。


富锂锰基产业化进展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优选正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航空器用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电池、下一代固态电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行业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若固态电池在航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放量应用,乐观场景下市场规模可达3000亿元级别。


目前,众多电池和材料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富锂锰基,特别是在固态电池领域,富锂锰基材料正被加快导入。


电池厂商方面,2023年,由宁德时代等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高性能富锂锰基材料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攻克低成本制备技术,并建设万吨级生产线,实现批量化生产。去年4月,太蓝新能源宣布,其已制备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 Wh/kg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正极采用的正是富锂锰基材料。


在材料厂商方面,据宁夏汉尧透露,早在2009年,该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富锂锰基材料的产业化,目前已有多款富锂锰基材料实现批量化生产及出货,应用于不同场景。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已经被应用于清陶能源固态电池。


当升科技表示,公司富锂锰基材料性能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已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并逐步放量。容百科技透露,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已进入送样阶段,并在客户端的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展现了持续领先的技术水平。今年7月4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富锂锰基前驱体实现批量出货,同时低成本版本正在加速开发验证。


除此之外,格林美表示,该公司在适配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及前驱体等技术路线,均有布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均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天华新能表示,该公司研发的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经完成研发试样,并送多家固态电池客户评测,在客户体系中能够发挥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稳定性。


不过,富锂锰基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仍面临技术稳定性和成本控制等挑战。其在全固态体系下存在容量释放受限问题,根源在于材料本征电导率低、与电解质界面反应严重等。另外,虽然锰资源成本优势显著,但高电压电解液、复合正极制备等环节增加了生产成本,需通过工艺创新与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未来几年,将是富锂锰基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参考来源:有研新能源、国信证券、电池中国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容百科技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2025-07-09
河北年产2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试产!
2025-07-09
总投资6000万元!年产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项目开工
2025-07-07
超长碳纳米管赋能硅碳负极,突破锂电能量密度瓶颈——访四川大学王延青研究员
2025-07-07
固态电池“大事件”(二)
2025-07-05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37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