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陶瓷等可申报2025上海关键技术研发计划之“先进材料”项目

青黎

2025.5.9  |  点击 1119次

Ta的动态
导读5月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先进材料”项目申报指南。

中国粉体网讯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5月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先进材料”项目申报指南。




在专题一:前沿未来材料中,这些植入/介入生物医用材料纳入申报征集范围。


1. 软骨修复再生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骨修复材料流动性差、抗压强度不足等问题,研发具有分层梯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生物陶瓷修复材料。研究胶原-陶瓷骨软骨修复体3D打印关键技术,开展生物相容性、力学适配性验证和生物安全性评估。


考核指标:生物陶瓷颗粒粒径为20-150μm,纯度≥95%,材料固化时间4-15min,固化后抗压强度≥10MPa,体内完全降解时间>1年;研制胶原-多孔陶瓷、胶原-复合陶瓷等2种精确控制的3D打印分层结构修复体,修复体钙磷原子比1.50±0.03,体内完全降解时间>1年。

2. 高性能可控降解血管支架材料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现有血管可降解支架材料力学性能欠佳、降解均匀性不足等问题,研究基于改性聚乳酸、高分子纤维基复合物、合金材料的复合技术。研究材料工艺参数智能优化、降解-力学性能协同调控等技术,开发出具有高强度、降解速率可控、高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冠心病等领域介入治疗的新型可降解支架生物医用材料并开展大动物实验验证。


考核指标:高聚物可降解支架材料径向支撑力100-200 kPa、在模拟生理环境下支架结构稳定性≥6个月、降解产物无毒性且细胞存活率≥90%;可降解合金材料屈服强度≥280MPa、抗拉强度≥320MPa、延伸率≥20%、室温存放6个月力学性能衰减值≤5%、体外降解速率≤0.1mm/年、管材外径最小达到2.0mm,壁厚不超过130μm;在大动物模型中开展功能评价与安全性测试。


3. 递送载体及封堵水凝胶材料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材料在穿透血脑屏障、精准释控、止血气封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开发组织穿透精准释控药物载体、血气一体化封堵水凝胶。研究血脑屏障穿透精准释控载体3D塑型、微流控、限域纳米自组装、多体系融合等可控制备技术,制备产品并开展安全性和临床前评价。


考核指标:(1)研制卒中精准释控水凝胶微针产品,血脑屏障穿透水凝胶材料弹性模量≥0.2Gpa,纳米材料粒径≤200nm,脑部病灶药物缓释6小时-4天可调,材料的单批次合成规模≥1.0公斤、包封率≥90%,批次间粒径偏差≤10%、力学性能偏差≤5%;(2)研制喷雾型、贴片型、注射型3种止血止气用水凝胶原型产品,材料遇血后胶凝时间≤10秒,气体泄漏封堵密封率≥95%,界面粘结强度≥150kPa,溶血率<5%,抑菌率≥95%。

  

参考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附件下载:
附件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先进材料”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pdf,  554KB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金属3D打印件质量好不好,往往“粉体”说了算
2025-07-15
3D打印钛合金的素化与强韧化
2025-07-14
中国金属3D打印,弯道超车
2025-07-14
揭秘!从芯片到骨骼,球形钽粉成“跨界王者”
2025-07-12
金属3D打印周报:行业融资扩产加速产业化落地
2025-07-11
粉体大数据研究
半导体封装用玻璃基板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1119
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