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商业运营
中国粉体网 2025/1/13 15:56:42 点击 3650 次
导读1月10日,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地铁1号线正式上线,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粉体网讯  1月10日,中国中车旗下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青岛地铁集团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地铁1号线正式上线,投入商业运营。该车填补了碳纤维复材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商用的国际空白,引领我国地铁列车实现轻量化、绿色化全新升级。



“碳星快轨”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碳纤维复材在地铁车辆主承力结构上的商业载客运用。较传统地铁,该碳纤维地铁列车实现全新升级,具有更轻更节能、乘坐更舒适、强度更高、轮轨磨耗更少、运维成本更低等显著优势。

 

更轻更节能

 

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该车实现大幅“瘦身”。相较传统金属材料车辆,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约11%。车身更轻,跑起来更节能,运行能耗降低7%,每列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1亩。

 

乘坐更舒适

 

得益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车辆具有更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行驶更平稳。在商用地铁列车领域首次采用主动径向转向架技术,可以主动控制车轮沿着径向通过曲线,大幅减小过弯道时的“啸叫”,曲线通过噪声降低15分贝,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运行更安静。

 

强度更高

 

与金属材料车体相比,该碳纤维列车的车体强度更强,安全系数更高。同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转向架构架,抗冲击能力更强,更耐疲劳,结构寿命更长。

 

轮轨磨耗更少

 

更轻的碳纤维车身,减轻了车辆轴重,轮轨力降低15%以上,从而减少了轮轨磨耗。主动径向转向架的使用,也降低了对车轮和轨道的磨耗。

 

运维成本更低

 

轮轨磨耗更少,车辆轮对和轨道的维护量大幅减少。同时,该车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了碳纤维列车SmartCare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车辆故障智能检测、健康状态智能评估和修程修制优化,降低了检修成本。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该车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22%。

 

“碳星快轨”于2021年启动研制;2024年6月,完成厂内型式试验及4000公里稳定测试并发布;2024年7月至12月,在青岛地铁1号线进行为期6个月的现场线路试验,共开展整车例行试验20项、型式试验36项,经过了从系统到整车的全面测试试验,列车各项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2024年12月21日,通过上线载客试运营专家评审;2025年1月5日通过第三方独立安全评估(ISA)。




作为先进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在地铁车辆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此前已应用到非承载、次承载部件,但在主承载结构上的商用尚属空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青岛地铁集团等单位联合攻关,突破碳纤维大型复杂主承载结构一体化设计、高效低成本成型制造、全寿命周期验证与运维保障等关键技术,成功将碳纤维复材应用到商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



碳纤维地铁列车成功投入商用运营,打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结构减重的瓶颈,实现了我国轨道车辆轻量化技术的迭代升级,将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城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有力拉动复合材料全链条产业发展,对于培育轨道装备新质生产力,建设轨道装备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来源:

高铁四方、中国中车公众号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碳材料,一群让你惊掉下巴的散热“王者”!
2025-05-30
【展商推荐】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您出席2025高导热材料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
2025-05-16
一文了解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2025-05-12
碳纤维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轻量化外壳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5-04-24
从无人机到eVTOL:10家复合材料供应商盘点
2025-04-12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3650
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