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82亿元!滨海能源又一负极项目开工建设
中国粉体网 2024/5/28 14:48:13 点击 2010 次
导读滨海能源子公司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万吨前端拟开工建设

中国粉体网讯  5月28日,滨海能源(000695)公告称,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万吨前端拟开工建设,拟与河北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署5万吨负极材料前端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款暂估5亿元(含税)。



据滨海能源此前发布的公告,该项目建设地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商都产业园,预计总投资82亿元,将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10万吨,其中一期计划施工周期24个月,二期计划施工周期20个月。


业务转型,负极减亏!


据了解,滨海能源于2023年5月收购翔福新能源100%股权,跨界至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领域,该公司正在建设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前后端项目,其中4万吨后端成品线已于同年7月底投料试生产,同年11月实现了1.8万吨自有石墨化产品线投产调试。


在频繁的业务转型下,滨海能源的业绩并不乐观。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滨海能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35亿元、4.92亿元、4.15亿元、3.44亿元,连续四年营收出现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7亿元、-1.02亿元、-0.18亿元,四年内公司累计亏损1.94亿元。


据滨海能源业绩报告显示,尽管营收仍在下降,但其归母净利润亏损已大幅降低,同比减亏82.32%。滨海能源表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剥离原有包装印刷业务使得公司收入规模同比小幅下降,但随着新能源业务的突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宽幅收窄,凸显了公司战略性进入新能源行业的阶段性成果。


负极产能过剩,滨海加快推进?


据行业消息,负极材料产量增速自2023年初见顶以来逐月下滑,全年产量增速为+5.1%,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吨。从短期来看,2024年将是之前两年全国新建石墨化和负极材料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整个行业将面临着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负极材料的价格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一体化产能的建成,第三方独立石墨化加工产能将面临着较大的开工压力。


虽然负极材料仍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滨海能源称,公司及控股股东坚定看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将“世界领先的新能源公司——创新引领未来”作为公司愿景,公司正加快推进锂电负极材料产业,从销运产供研全面推进各项业务。


参考来源:

滨海能源公告、年报、财报、网络公开信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漂亮,一只眼瞪着非洲,一只眼盯着中国
2025-07-12
华中科技大学新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二维材料创新“技术灯塔”!
2025-07-12
环保设备供应商:上海崭峰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粉享通
2025-07-09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联合国UN38.3标准认证!
2025-07-09
纳米硅与CVD硅碳材料,谁能实现产业化?——专访天津师范大学张波研究员
2025-07-04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2010
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