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炳波:材料科学影响生活
粉体人 2020/12/10 10:18:55 点击 9839 次
导读魏炳波,材料科学专家,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4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籍贯山东惠民。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铸造专业,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基础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

中国粉体网讯  

主要成就


魏炳波,材料科学专家,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4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籍贯山东惠民。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铸造专业,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基础研究院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凝固科学与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了以电磁悬浮、超声悬浮、静电悬浮、熔体浸浮和自由落体为特征的金属材料超常凝固实验系统。研究了深过冷合金熔体中枝晶和共晶快速生长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微重力和深过冷条件对快速凝固过程的耦合作用;发展了快速偏晶和包晶凝固的组织演变理论;探索了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物经历


魏炳波回国后的7年中,魏炳波在客观环境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空间科学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魏炳波在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人事部、国家外专局、陕西省和航空工业总公司等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继美国、前苏联和欧共体之后全面掌握了空间材料科学地面模拟研究的关键技术,从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6年期间,先后有美、德、俄、日等10个国家的72位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访问和短期合作。美国、德国和瑞士的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相继与该实验室建立了正式的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魏炳波表示,空间材料科学技术是航天技术发展带动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空间环境条件下材料加工、生产工艺过程的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性能全新的材料。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包括衣食住行,而材料的加工制造过程都需要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创造不同的材料。材料科学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还有一部分是间接的。 




最近,由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魏炳波院士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超常调制特种金属材料”,经历了通讯评审、会评答辩、专家组现场考察和评审委员会评定等严格的评审程序后,最终获得资助。西北工业大学称,该项目是西北工业大学首个获资助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也是目前西北工业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经费额度最高的项目(直接经费6000万元)。”


在2019年举办的东生讲坛上,魏炳波院士谈到,我国2020~2030年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为先进材料设计和研发带来新机遇,这种超常空间环境条件,将“直接引领”和“间接启发”空间搭载实验与地面模拟研究,从而促进材料新技术的萌生和发展,逐步形成材料科学的新方向。


最后,魏炳波院士认为,科研人员应意识到“知识没有国界,但知识产权有国界”,进一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他勉励科研人员应秉持“从知识角度讲科学价值,从工程应用角度讲性价比,从政治角度讲爱国和保密”的原则,勇于创新实践,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科奖中心. 西工大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300项

西北工业大学. 航天会客厅:中外专家学者纵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官网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二十九期“东生讲坛” 魏炳波院士作报告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一粒球形金属粉体的“锁喉”之困
2025-07-09
信息时代的“功臣”:电子浆料用微细金属粉体
2025-07-08
2025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实力企业榜单
2025-07-02
独家视角!《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重磅推出
2025-07-01
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原料检测的“火眼金睛”
2025-06-26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9839
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