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通威绿色基材一期18万吨工业硅项目在苍溪县经济开发区顺利点火,正式开启生产新征程。该项目由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规划总产能36万吨工业硅,占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6亿元,建设12台33000kVA工业硅电炉,配套建设余热锅炉、除尘器、脱硫脱硝装置、变电站及相关公辅设施,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8万吨工业硅的生产规模。
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光伏硅材料制造项目(一期工业硅项目)采用成熟的电炉法进行工业硅冶炼,以硅石为主要原料,洗精煤和木块为还原剂。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备料工序、冶炼工序、精炼和成品工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简称通威绿材(广元),是世界500强企业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于2023年8月入驻四川苍溪经济开发区。公司专注于电子专用材料等绿色基材的研发制造、经营和技术咨询,积极推进硅材料绿色生产,配套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致力于清洁能源发展。
2023年8月,广元市人民政府、苍溪县人民政府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4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投资协议》。根据协议,通威股份计划在苍溪县投资58亿元,建设晶硅光伏年产4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0亿元,将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在通威绿色基材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通威股份的另一项投资动态也备受关注。近日,光伏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性增资。2024年8月,通威股份曾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并现金收购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前期增资10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总金额预计不超过50亿元。
润阳股份主营业务为高效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通过内蒙古润阳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多晶硅产能超13万吨。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22年3月递交创业板IPO申请,并在2023年6月29日获得监管机构注册批文。但获得批文后,润阳股份未能及时发行,导致批文于2024年6月29日失效,上市计划最终落空。
并购终止后,通威表示将在多晶硅业务方面对润阳进行帮扶,助力其发展。
起初,通威对润阳股份的并购计划堪称两大电池片巨头的强强联合,也是通威巩固龙头地位的关键一步。但在行业持续震荡下,通威已无力“吃下”更多同类产能,尤其是迭代迅速的电池片产能。
据润阳股份招股书,公司核心产品是太阳能电池片,25GW PERC电池产能占销售总额95%以上,14GW TOPCon电池生产线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5GW HJT电池产能拟募资投建。经N型技术迭代,润阳股份产能优势不再,还需大量技改以适应市场。
参考来源:通威股份;投资苍溪;广元市生态环境局、苍溪县人民政府、四川经济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九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