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24年,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迎来了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固态电池市场驶入快车道,产业链配套的材料、装备、仪器等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为深入交流探讨当前固态电池技术、成本、产业化等发展现状,2024年9月5日-6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六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在江苏常州成功召开。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做客对话栏目,进行访谈交流。本期为您分享的是中国粉体网对常州大学副校长晏成林教授的专访。
晏成林教授,常州大学副校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杰出专家,曾任苏州大学能源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并在德国莱布尼茨固态和材料研究所担任课题组长及博士生导师等。晏教授曾入选国家重大领军人才项目,荣获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称号,被授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也是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在科研管理领域,晏教授担任全国石油和化工高比能电池核心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评审专家,以及国家电化学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验收组专家。晏教授也曾担任中国化学会首届能源化学学术会议等多个国际和国内能源领域大会主席,并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在产业创新与联盟建设方面,晏教授担任江苏省锂电池材料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江苏省军民融合锂电池系统集成中心主任,以及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晏教授的研究成果在2022年获得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科创联合体十大科技进展奖项等。
晏成林教授自2014年归国后,便投身于苏州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此之前,晏教授十几年在加拿大和德国的科研生涯始终专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深入探索,研究涵盖了固态电解质、核心装备、工艺开发到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晏教授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实现固态电池技术从概念验证(0到1)到产业化应用(1到10)的跨越。晏教授领导的团队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如固态电解质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开发针对储能领域的长循环寿命固态电解质,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能在极端温度下保持长续航的固态电解质,以及为低空经济领域,如无人机和空中交通设备设计的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倍率的固态电解质等,同时开发了成本效益高的制造工艺。这些成果不仅是晏教授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专业能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领导力。
谈到固态电池的应用前景,晏教授指出,固态电池技术代表着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能源存储和动力供应革新的关键。当前,全球众多企业正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相较于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以及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晏教授强调,固态电池不仅能够满足特殊应用场景下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更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替代传统电池技术。中国已经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未来将有企业率先实现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