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高端化、标准化并进:人造石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访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俊兴

星耀

2024.6.12  |  点击 946次

Ta的动态
导读 石材行业经过这几年的大起大落,行业的专家也通过多次的研讨、标准的讨论等,统一认识到未来石材行业发展趋势是人造石。

中国粉体网讯  2024年5月24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板材用石英砂供需洽谈会”在山东临沂华盛江泉城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做客对话栏目,进行访谈交流。


本期为您分享的是中国粉体网对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俊兴的专访。


 


粉体网:周教授,您好,请问人造石的相关标准与人造石行业的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周教授:现在我们国家对标准有一个很高的定位。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里对标准给出两个比较高的评价:第一,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第二,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应用到行业里面,我们深刻感受到,标准是对行业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政策的反映。现在国家的绿色、低碳等政策,都能转化成行业标准。所以我们现在出台的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还有关于低碳、碳排放的相应标准,都是落实到标准里,所以我们执行的标准,也是执行国家关于整个行业、产业的政策。


另外,标准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基础性是行业的门槛,是行业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涉及到石材、人造石这些产品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达到了这个门槛,才能从事这个行业。


引领性作用是说标准是经过不断完善的,会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或者研究成果、专利都放到标准里面,体现我们行业在发展。另外,我们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把国家的产业政策融入到标准,标准同时也是引领。


目前,人造石行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会把适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技术融入到标准,用标准来指导行业。另一方面,标准是人造石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标准给大家指明将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有一些新产品新工艺我们也会提前研究,在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之前,可能标准就先出来了,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安全质量的标准,一定是走在产品前头。


中国粉体网:周教授,您刚才提到的标准是起到了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那么关于人造石英石目前现行的标准,您认为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周教授:我们的标准其实现在还不是很完善。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市场上提出一些新的检测方法,比如说防霉抗菌检测。因为像医院、无菌实验室、台面等要求石英石产品具有防霉性和抗菌性,细菌在上面是不能生存的,食物碰上去以后不会立马坏了,此外,石材如果出现了发霉的现象,就是生产本身也会有问题,关于防霉抗菌性能,在原有的产品标准里面是没有涉及的,这是市场需求、要求,所以我们会尽快增加这方面的一些计划,起草防霉抗菌标准的计划已经下达,我们会在今年把人造石的防霉抗菌标准做出来,给大家一个规范的引导。由于现在没标准,大家要求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参考一些塑料或者其他食物方面的标准,是不适合人造石产品的。所以我们要针对人造石产品,利用现有的各种细菌培植技术,检测我们的防霉抗菌能力。


此外,我们今年也要上一个新的化学成分分析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涉及到现在的一些假冒产品。目前各个行业内卷比较严重,人造石行业也是这样,有一些商家用伪劣的胶替代树脂胶做出人造石,表面上看好像人造石表面还可以,但实际上应用起来很快会发现胶有问题,那么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从产品里面提取这种胶的成分,看看那个胶究竟是什么成分,是我们规定的环氧树脂或者不饱和树脂还是其他的成分,这样能确定产品的优劣,所以这种检测方法我们会更完善一部分标准。


另外,我们无机人造石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原有的标准里很少涉及到无机人造石,无机型人造石就是把树脂换成了水泥做出来的石英石、岗石,因为它的耐老化性能要比树脂好,所以它在室外应用是没问题的,而且能大量地替换天然石材和陶瓷市场。


所以预测将来的趋势是这样的产品,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在上这方面的一些标准。将来我们的人造石标准体系完善了以后,应该是30多个标准,现在只有十几个标准,还有一半的工作要做。


中国粉体网:整体来说,目前人造石英石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您对此有何建议?


周教授:人造石产品其实我们也做了很久了,但是跟国际上对比,我们国家的人造石产品还属于中低端的定位,所以国内行业内卷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现在,大家不是往高了走,还是往低了走,为了降低成本,把石英石里面的石英砂大量的去用钙粉去填。所以现在,会议上有企业提到,钙粉的含量到80%,那这样的产品还能叫石英石吗?


这个不能叫石英石,但是我们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标准现在还没有列出来,没有去规定石英石和岗石的严格界限。之前,只要填料用的是石英砂,就叫石英石,用钙粉我们就叫岗石。但是现在它们混起来了,钙粉里边有可能增加一些石英,提高耐磨性,这个是允许的。但是在石英石里增加钙粉,这就有点假冒伪劣了,成本是降低了,但是整个产品性能更接近于岗石了,而不是石英石。


所以这类问题现在行业已经提出来了,一方面,我们想通过标准来规范行业,把好的坏的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一个检测方法、界限,把标准弄出来;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行业的监督机制,除了标准,也会通过协会、检验机构等,对这种假冒伪劣的产品给予曝光。所以从我们的角度,还是要推广这种真正的质量水平比较高的,能用国际品牌走向世界的产品。


从国际上看,我们的水平还是偏低的,国内胶用的是不饱和树脂胶,跟国外用的环氧树脂胶的产品的本身性能差异较大。现在我们也要准备做国际标准,将来的国际标准一定是往高端化发展,所以我们国内那些低端产品未来会被淘汰。目前,在国际上,中国的人造石产量产能都是最大的,但是我们是中低端,高端产品还是在国外。我们通过标准跟国外逐渐接轨,推动石材产品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石材产品要从中低端逐渐往中高端走,保留一部分中端产品,但是低端产品一定会被淘汰。目前,我们没有高端产品,但是将来会通过各种渠道,会引导国内大型的规模企业,往高端产品进军,去形成在国际上比较有竞争力、有品牌、有专利、能拿得出去的大品牌产品。


中国是人造石企业的一个巨大生产基地,这几年,国内人造石应用方面虽然少了,但是出口国外的人造石还是偏多的,尤其是像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人造石需求量很大,所以围绕国际标准,我们也是要把低端产品逐渐往中高端产品发展,不能打价格战。


就在去年的出口统计里,中国的人造石出口量增加了,但是出口值下降了,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卖的东西很多,但是整体价格在下降。这也是将未来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能光东西多卖了,结果钱没挣着多少钱。


中国粉体网:请问您在合成石材标准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教授:合成石材,其实我们这么叫也是一个进步。因为个人造石是个很大的行业,建材里边人造石也是归了很多归口,包括一些轻工化工、建设部的一些标准,它都有相应的人造石。


人造石标准在早期定下来是非常难的,我们试图做了几次人造石标准,只要上去,其他的行业就会说这个人造石标准不是你们的,是我们行业的,尤其是轻工化工行业也有一些人造石标准。所以每次我们上一个国标,就被人提意见,就被拿掉。先后有十多年,人造石标准出不来,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所以早期人造石标准很悲惨。产品做了30年,有产品但没有标准,出口的时候只能用海关出口标准。


海关有标准,但国内没标准。国内的岗石、石英石早期没标准,持续了十几年没有标准,直到有一次,人造石产品在国内出了一个比较大的质量问题,要找标准,靠标准去判定这个质量问题出在哪,是生产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结果找半天是没有标准的,这下国家着急了,然后找到我们石材标委会。因为原来人造石不仅没标准,归口也是乱的,谁都想拿,但是谁也没拿到。最后国标委还是找到我们石材标委会,问为什么没有人造石标准,我就把这个情况给他讲,就是因为归口太乱,大家都在做,所以每次谁家一做,别人一提意见,因为协调不了,就把这个标准去掉。


最后国标委说那还是你们来做标准。既然做,为了减少其他行业的意见,就把欧盟的人造石标准翻译过来,欧盟的人造石标准叫聚合石材标准,所以我们就干脆不叫人造石了,我们就叫合成石材。所以我们创造性的把欧盟的标准翻译成合成石材,这样我们就做了一套合成石材的术语定义、试验方法。


合成石材严格意义上包括石英石和岗石两类产品,其他的可以叫人造石,但不属于合成石材。比如实体面材,不能归纳进来,因为实体面材有专门的轻工化工标准。这样,我们就把合成石材这一套标准体系初步地做起来了。


另外我们把归口理顺,归到我们这边。2020年,国际上成立了一个合成石材国际标准委员会,在跟国内跟我们对口。我们把国内对口单位放到中国石材协会,但是整个技术层面还是我们来承担,所以通过这几年努力,基本上把合成石材这一套标准理顺了,规格也理顺了,所以后面我们会在此基础上把整个标准体系重新建立起来。


我们已经启动了国内产品标准的修订,同时今年也在启动国际标准,我们会把国际标准的工艺规范和生产产品方法这两个工作组的工作接起来,准备起草国际标准。所以这一块算是开拓性的做了这些工作吧,虽然滞后了十几年,但是总算也是理顺了。我想后面会很快的,今年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会提出国际标准制作提案,不久的将来,国家标准会完善,国际标准也会相应出来,这就是我作为一个从业者这几年做的工作,总算有点成绩了。


中国粉体网:请您谈谈合成石材标准未来发展趋势。


周教授:我们现在很看好合成石材。石材行业经过这几年的大起大落,行业的专家也通过多次的研讨、标准的讨论等,统一认识到未来石材行业发展趋势是人造石。


人造石一定是将来是最大的,因为它是完全可以实现工业化的、可以人为控制的一种工业产品,像我们现在地铁、高铁工程,大量应用到人造石,没有一个材料能代替人造石。


以前用的是天然石材,近年来由于绿色矿山、生产企业环保问题,天然石材逐渐减少应用。陶瓷也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陶瓷行业同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碳排放,因为陶瓷是烧结的,碳排放比人造石涨了一倍。生产一平米的石材是2公斤煤,生产一平米的瓷砖是4公斤煤,所以涉及到巨大的能耗和碳排放。现在大的政策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所以陶瓷行业也面临这样一个抉择,很多有远见的陶瓷企业也在逐渐的在上人造石生产线,不用烧结,最终的产品就是无机人造石、无机石英石,现在已经有产品出来代替陶瓷。陶瓷发展最火的时候一年的用量是120亿平米,石材最好的时候是 10亿平方米,石材主要是工装,即像地铁、高铁这种大工程。人造石这几年算是不错了,一年用2亿平方米。


综上所述,关于未来的趋势,陶瓷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不会大量应用。由于资源枯竭和环保问题,天然石材也会减少使用。尽管当前整体的房地产市场长期不太好,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以后经济会缓和,建筑需求还是有的。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人造石。人造石既避免了陶瓷的烧结,又能用天然石材的尾矿,还可以做成天然石材花色。再把产品质量提升上去,可以实现工业化,完全可以满足地铁高铁建筑工程的应用。此外,通过国际标准,再把产品标准走出去,那么人造石将来发展趋势是非常广泛的。


第一,人造石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能够代替陶瓷和天然石材;第二,国内高铁地铁工程需求较大,且高铁技术逐渐走向国外,国外的这些工程也在用中国的产品。所以将来的人造石市场大家都很看好的,尽管这几年的市场不好,但是这是应该是短期的,将来经济发展了以后,一定是要大量的应用这种工业化产品,因为它可以真的实现自动化生产线、人为控制,又有天然石材的花色,又能人去干涉的。天然石材不一样,天然是什么花色就是什么花色,人无法干涉。


我们跟国际人造石主席沟通过,他是意大利人,他提到合成石材时用的是“Engineered stones”,即工程石材,我们问他为什么不用欧洲聚合石材呢,他说工程石材能代表人的意志,将来人造石产品有很多人为的加入,加进人的设计、花色,不完全是自然的,不完全是从这些天然模板出来的,可以灵活应用,所以用了一个工程石材,他认为那个词能代表将来这个产品的人为变化,能加进很多设计元素。所以我们也认可他这种工程石材,所以我们叫合成石材,在英文里面他叫工程石材。工程石材我们开始以为还是工程设计,但是根据他的描述判断就是我们合成石材,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很看好,现在也组织加大整个标准方面的一些制定力度,力争将来通过标准把这个行业带起来,也同时把我们石材这个小产业,将来带成中国品牌的、能拿出去的、被国际认可、有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粉体网:感谢周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3
相关新闻:
粉体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