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光伏行业需要怎样的“领路人”?

索比光伏网 2024/6/7 15:34:54 点击 842 次

导读 从技术到产品,从制造到应用,从供应链合作到标准生态建设……自1997年成立以来,天合始终以行业发展为己任,像一个勤恳务实、不求回报的老大哥一般,站在光伏产业技术与市场最前沿,不断提升着行业上限。

中国粉体网讯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婆婆手提一篮子竹扇,在集市上叫卖。由于这些竹扇样式简陋,没有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因此老婆婆的生意十分冷清。王羲之看到这一幕,对老婆婆非常同情。他走上前去,提出在扇子上题字的建议,以增加扇子的吸引力。题字后的扇子很快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当人们认出扇面上的字迹出自王羲之之手时,更是争相购买。很快,老婆婆的扇子就被抢购一空。


王羲之题字的举动,成功提高了扇子的收藏价值,打开销路,解决了老婆婆的燃眉之急。后人在传颂这一端佳话时,总是强调王羲之高尚的品质和人文关怀精神。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利他”的精神,才是极为难得的。


什么是利他?一般认为,利他是一个伦理学术语,表示将他人利益放在更高优先级加以考虑。在哲学家看来,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关系,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幸福和福祉。


在商业行为中,多数人会首先关注自己的利益,但总有人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自身之前。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就曾在“光能杯”跨年分享会上表示,利他是这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获得真正成功的商业模式。他强调,这是天合每次抉择和前行的原动力。


从多晶到单晶,从单玻到双玻,从5BB到MBB再到SMBB,从158.75mm、166mm硅片到210mm大硅片,从方形电池到矩形标准化,从p型到n型,光伏行业经历了无数次技术迭代和重大变革,每一步的选择都可能让曾经的霸主跌落神坛,将新秀推上龙头宝座。但天合总能用事实证明自己在产品技术路线方面的独到眼光和远见卓识,以利他思想引领行业发展。


技术更迭,挑战更低LCOE


2014-2016年,随着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发电模式的兴起,对光伏组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电站投资者开始关注度电成本、投资收益,初始投资成本不再是唯一决定因素。为了满足不同环境、不同业主单位对组件的需求,天合光能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推出了双面双玻组件,耐候性大幅提升,衰减率下降,成功将组件寿命提升至30年,双面发电的方式还能提高系统发电量10%以上,为业主带来更理想的收益。


值得称道的是,当其他企业还在努力宣传其“最高转换效率产品”时,天合光能已经站在客户的角度,从终端应用需求出发,努力实现更长寿命、更低衰减和更高发电量,这也让他们赢得了更多业主的认可。据索比光伏网统计,2016年,天合光能全球双玻组件出货量超过500MW,稳居行业首位。


2017-2018年,在“光伏领跑者”项目带动下,投资企业在招标时普遍倾向于选用高功率、高效率组件,同时,跟踪支架等提升发电小时数的技术方案也开始得到应用。为此,天合光能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了基于MBB(多主栅)技术的高效产品。天合光能电池组件技术工程中心负责人王乐博士介绍,MBB技术通过增加电池片上的主栅数量,减小栅线的宽度,从而减少了遮光面积,使得更多的阳光可以被电池片吸收并转化为电能,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由于MBB技术采用了更细、更多的栅线设计,使得电流在电池片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电阻损耗。这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还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据悉,天合光能刚开始推广MBB技术时,曾受到许多从业者的质疑,认为增加栅线数量的做法会影响单瓦发电量。但从实证数据看,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更低的工作温度让MBB组件的实际发电效率明显占优。此后,随着大尺寸硅片的推广应用,MBB和SMBB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天合作为行业探路者的贡献不容忽视。


尺寸之争,重塑行业标准


2019年,210mm硅片发布后,光伏行业掀起一波对硅片尺寸的探讨,210 VS 182的舆论战好不热闹。天合光能等部分龙头企业率先推出基于210mm大硅片的超高功率组件产品,成功迈过单片组件500W、600W、700W三个重要台阶,为用户带来更低BOS成本和初始投资,进而实现更低LCOE。


从2020到2022年,关于电池、组件尺寸的纷争从未停止,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的光伏展会上,基于210mm电池的超高功率组件越来越多;国内光伏组件招标中,大尺寸组件的占比快速提升;天合光能发起成立的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员已突破百家。在600W+超高功率组件推广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短板和困难要克服,但所有人都坚信,这是对客户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为之奋斗。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联盟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创、共享、共发展的典范。


2021年下半年,210mm、182mm方形电池对应的组件尺寸、安装孔位置先后明确,形成统一标准,但从2022年开始,为了充分利用组件“留白”,提高组件效率,多家组件龙头在保持182mm宽度的前提下,开始使用矩形硅片生产光伏电池,组件尺寸也重新变得复杂起来,再度进入“混战状态”。


王乐指出,在组件宽度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矩形电池可以提高组件输出功率,降低BOS成本和运输成本(特别是远洋运输成本)。但对玻璃、铝边框企业和设计院、EPC环节来说,组件尺寸繁杂会导致他们的成本增加,带来诸多不便。作为最早(2022年4月)推出矩形电池组件的行业龙头,天合光能积极推动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与其他8家主要光伏企业联合将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标准化尺寸明确为2382*1134mm,帮助下游实现减负目标。


总结上面几个阶段,可以看到,天合做的最多的事,便是“利他”。无论是推出更可靠的双玻组件、更高效的MBB产品、更高功率的210系列组件,还是推动组件尺寸标准化,都能给上下游带来更多便利,受益的是全体光伏从业者。


在这个过程中,天合也凭借扎实的产品研发、制造能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6月5日,全球权威第三方可靠性测试实验室Kiwa PV Evolution Labs(简称Kiwa PVEL)发布了2024年度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报告,天合光能凭借以至尊N型720W系列组件为代表的卓越表现,再次从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中脱颖而出,荣获“Top Performer最佳表现”称号,成为连续10年获得 “Top Performer”殊荣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一线组件品牌产品中,至尊N型720W系列组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7项全优的产品,天合在光储行业的领军地位更加稳固。


从技术到产品,从制造到应用,从供应链合作到标准生态建设……自1997年成立以来,天合始终以行业发展为己任,像一个勤恳务实、不求回报的老大哥一般,站在光伏产业技术与市场最前沿,不断提升着行业上限。可以说,他们既是领跑者,也是长跑者,每一步都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方向,成为推动整个领域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5
相关新闻:
粉体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