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姜澜,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最年轻的副部级高校掌舵人!

星耀

2024.5.31  |  点击 929次

Ta的动态
导读 姜澜,出生于1972年,是我国激光制造领域的杰出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中国粉体网讯  近期,国内知名大学校长职务迎来了一系列变动,多位两院院士出任大学校长。姜澜院士便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4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学官网“治理结构”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姜澜已经于2024年4月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澜正式履新,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及党委副书记,这一任命使得他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副部长级大学校长。


姜澜,出生于1972年,是我国激光制造领域的杰出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飞秒激光制造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23年成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进一步彰显了他在学术界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地位。



姜教授在激光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主要从事激光微纳制造领域的科研工作。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制造中对局部瞬时电子动态的主动调控,加工效率提高了50余倍,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姜澜还牵头撰写了激光制造等方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部、基金委、军科委等五年领域规划12项。作为专家组组长,牵头论证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并获得滚动支持,推动了我国激光制造跻身于国际前列,是我国激光制造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更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飞秒激光的超快超强效应,飞秒激光制造蕴含着大量全新机理,经典理论难以描述。姜澜多年潜心攻关,成功解决了长期制约飞秒激光制造的理论难题。姜澜提出了“改进双温方程”,将经典双温方程的适用范围从电子低温区扩展至任意电子温度范围,从而提高了飞秒激光加工阈值的预测精度。他还通过建立“等离子体量子模型”,国际首次预测了飞秒激光加工形状,成功预测了系列重要反常效应,获得国际广泛验证。这一理论成果获得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姜澜院士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百分百的真理,要有质疑精神,科学研究正是在不断实验和试错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参考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时代面孔、激光行业观察、重庆一中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9
相关新闻:
粉体大数据研究: